今天要為自家的E46 M3 底盤來做最後的升級 - 避震器 ▲首先在改裝E46 M3的避震器之前,我們原先是使用M3 CSL整套原廠避震器,在使用三萬公里 之後所得到的心得是,對於駕駛者來說支稱性相當強且乘客不失舒適性的乘坐感,屌打一堆市 售套裝型避震品牌,唯一的缺點大概就只是入手價格不親民,但對於口袋有點深度的車主來說 ,原廠的耐用度也是最好的。 既然我們這麼推,也使用了一段時間了,為什麼需要改裝避震器? 因為我們下一步的計畫就是改裝桶型賽車座椅,若沒有辦法自定義調整車高,改裝桶椅之後 車身的配重就會失衡,從外觀來看就是前低後高的狀態,也因此我們必須選一套適合街道以 及偶爾熱血的避震器。 我們先考量到的是E46車系最為人詬病的後工字樑接點容易裂的通病,如下圖,這整個後擔 鈑金都是比較薄的。 ▲對於比較熱血的玩家而言無疑就是一種風險,劣化時大多會造成異音,底盤定位偏移 唯一的途徑就是強化,網路上有許多E46 Subframe Reinforcement 套件,我們選的是 瑞典廠商MILLWAY所開發的Reinforcing Plates套件。 這整個強化過程極為複雜而且需要有經驗的專業廠商進行燒銲、打磨、防鏽、美化,需時 2-3天,而我們就省略這些血淋淋的照片,直接給大家看一下最後的成果。 ▲施工的部分我們是交給好朋友,新店區 騰澤汽車小高來為我們操刀 (掌聲鼓勵) 再來就進入到選擇困難的時候了,市售這麼多品牌,我們如何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產品, 首先,我們大多數的時間是收藏擺放,其次是改裝桶型座椅需要自定義車高,最後是街道使用 。OK...其實蠻多產品符合要求,但我們還有一個需要就是能夠調整前外傾角(Camber)的產 品,大多數的可調上座Adjustable Camber plates都容易有異音,因此範圍就再縮短許多 ,僅剩下KW Suspension的產品,由高強度鋁合金與頂級球面軸承所構成,在我們自家 M2 Competition使用過KW Clubsport 3-Way的經驗,是沒有異音的,但很可惜的 給E46 M3只有2-Way可調設定,壓縮阻尼少了低速回彈就更無法細膩的調整熱血時的用途。 因此我們剩下唯一的選擇,KWSuspension 旗下ST XTA Plus-3 登場... ▲擁有三向可調的功能,少了大哥Clusport 3-Way的油氣瓶,因此售價相對來說是非常誘人的 ST旗下有許多等級的產品,我們選擇是一次攻頂的ST XTA Plus-3,能調整的項目為回彈 阻尼16段、壓縮阻尼分為高速回彈24段、低速回彈24段,出廠時就裝設好的可調上座,真是 誠意滿滿阿。 另外,XTA Plus-3還可以讓玩家為彈簧選色,在18種顏色中我們選擇紅色 底盤的安裝,我們交給好朋友,泰山區 The Reset Auto底盤調教 ▲不免俗的來一個擺攤姿勢先給大家流個口水先... ▲前桶身使用的是競技型直捲彈簧,後桶身則採用大捲式的彈簧兼顧舒適性。 ▲XTA Plus-3採用的是KW自豪的高強度鋁合金與頂級球面軸承 ▲近期沒有熱血的需求,因此Camber維持原廠設定。 ▲安裝工時包含四輪定位大約是在4個小時左右完成。 我們先行使用原廠的街道建議值來測試路感,街道設定居然讓我們有種跟CSL原廠避震器極為 相同的路感,在此要補充一點,M3 CSL相較於市售的M3減重達100kg之多,所以一般的M3裝 了CSL的避震器組,是偏向舒適的,而在CSL車上所得到的路感則是非常不同的強度,硬但不 彈跳,在一般的M3上,連續顛破的路面就會產生彈跳的路感。 ▲也因此,針對台灣多樣化的路面環境,壓縮阻尼可調整的功能就可以更細膩的達到自我需求 ▲車高的部分也是可以自定義調整的,我們的設定是前2指後1.5指 輪框的部分當前是使用德國KW集團旗下的BBS CH-R ▲BBS德國製的旋壓材質的輪框,個人覺得這款Old Fashioned老式經典非常適合E46 M3 ▲姑且不論重量,百看不膩的造型很適合當代車款。 ▲E46 M3至今仍被車評評論為均衡度最好的車款,是老編年輕時的夢想。 ▲中年入手夢想車,一步一步的打造屬於自己的風格的M3真是相當費心的事XD 整體來說是相當滿意的,日後若有山路或是賽道活動,再來做專有設定。 感謝KW Suspension Taiwan 給予許多支援與回饋,全系列KW & ST避震系統提供兩年 保固,總部更設有原廠維修中心,給玩家們滿滿的信心。
對於E46 M3的改裝與維護,我們有豐富的經驗,也歡迎有相關需求的車主與我們洽詢!
BMW預計於2020年推出 NEW BMW M3 / M4,新的車款代號為 G80 / G82。
與上一代相比,性能有著顯著的提升。目前款式確定有兩種選擇:sDrive以及xDrive,提供給車主選擇不同的驅動系統。
BMW M3 sDrive 將有手排/自排變速箱可以選擇,BMW M3 xDrive全驅系統則是配置自排變速箱,提供給熱血車主更好的駕駛體驗以及極速氛圍。
而近期更多的資訊釋出,新的 S58 引擎會配置不同的性能。
BMW G80 M3 sDrive Entry level 可提供約 445hp
BMW G80 M3 M xDrive Regular 可提供約 475hp
BMW G80 M3 Competition 提供了約500hp
BMW G80 M3 前輪配置為18吋輪框,後輪配置為19吋。Competition前輪配置為19吋,後輪配置為20吋。
這系列都搭配了 M 系統差速器、自適應懸架、M款座椅和數位儀表板。
預計今年會釋出概念版本,緊接著會在2020年開始接受訂單。
Mercedes E63 S AMG W213 除了本身就已經擁有 612hp 以及 850Nm 的原始性能以外, G-Power 又再次強化改造這款熱血車款。
針對大範圍的外觀套件、硬體設備以外,更加入了小型的軟體設備,將 Mercedes AMG E63 S 原始的野蠻性格激發出來。
升級後可榨出高達 800hp 的馬力,而扭矩可達 1000Nm , 100Km/h 僅需3.1秒。
G-POWER 開發部門在最安全的範圍內提升性能,保護引擎以及 ECU 的安全。
關於硬體設備升級,著重於渦輪增壓強化。使用 CNC 精密調整後的渦輪葉片,大大的強化了運作中所提升的效能。
不僅如此, G-POWER E 63 S 還加強了排氣系統,連接段的觸媒材質與排氣管皆由不銹鋼製成,使升級的項目、材質更一致。
輪框的部分則是採用 21 吋輕量化的 HURRICANE RR ,表層則是曜石黑設計。
整體而言 G-POWER 全面性的改裝套件不僅使 Mercedes E63 S AMG W213 效能更上層樓,外觀也很帥氣,完美的詮釋這款小野獸的隱藏淺力!
NEW BMW M760i xDrive 搭載了6.6L V12缸雙渦輪增壓引擎,可以產生 600 hp以及 627 lb-ft。
這證明著M760i 0-100/h僅需3.6秒即可達標。但為了道路、行車以及駕駛安全,已經內建限速為250 km/h。
免不了的BMW也有提供 M Package 系統給廣大車迷選擇,升級後限速則為305 km/h。
NEW BMW M760Li xDrive 有配置過濾器。柴油車款的排放系統採用 BMW BluePerformance 技術,這個技術有微粒過濾系統、氧化、NOx轉化器以及AdBlue噴射SCR轉化器系統。減少氮氧化物的量。以上這些配備均符合Euro 6d-TEMP排放標準。
BMW M760Li 可以由車主自行選擇內裝。而M方向盤、頂篷、M踏板、M腳踏墊、舒適座椅系統以及Nappa皮革這些車用配件則需要另外預訂。
BMW Individual 更將 BMW M760i xDrive 的獨特發揮得淋漓盡致。
提供了 Dravit Grey、Tanzanite Blue II、Aventurin Red、Ruby Black、Moonstone Metallic、Almandine Brown、Azurite Black metal 等多種車色供車主選擇。
內裝的部分則依照車主喜好可以進行訂製。
預計2019年4月開始生產。
2018年的洛杉磯車展上,BMW釋出許多實車讓車迷大飽眼福。
這款 BMW Vision iNEXT 為全電動汽車採用最新的電動驅動系統,能夠在4秒內到達100km/h,並持續加速至600公里以上。
BMW表示,iNXET設計理念在於創造一個單純的移動空間,並且提供社會更實際的生活便利性,滿足大眾對於空間的極致需求。
內部空間配合著生活中的簡約系統,活動空間非常大,乾淨的中央控制台和數據設備。若車主想自行操駕也有方向盤可以自己駕駛。
後座配置簡單明瞭,由中央鞍座延伸的桌面可當作小型桌,座椅則體現人體工學,讓乘客能以最舒適輕鬆的狀態進行移動。
搭配 Shy Tech 隱形科技,在獨特緹花布料底下可以透過手勢喚醒操作。【Boost主動駕駛】開啟時,僅能控制中央螢幕,避免駕駛因外在因素而導致分心;【Ease自動駕駛】開啟時,後座乘客可以控制娛樂效果,布料底下的LED燈光會開啟引導使用方式。
駕駛座艙部分,橢圓形方向盤以及屏幕,行駛、車況訊息通過這兩個螢幕回報給駕駛。
特大的水箱罩內置了一個傳感系統,可以提供 BMW iNXET 不同的自動駕駛。
BMW 集團預計在2025年推出12款電動汽車應對國際趨勢。第一款為2019年的MINI Electric,再來則是2020年的 iX3 SUV、i4以及這款智慧結晶-BMW Vision iNext。這使人更加期待後續的新穎車款會為車市帶來什麼樣的衝擊!
AC Schnitzer 公佈了強化 BMW F90 M5 性能計劃。
針對性能調整的部分,AC Schnitzer 大幅度強化 BMW F90 M5 改裝項目,目的就是為了將 BMW F90 M5 的隱藏性能一併激發出來。
這次的性能強化調節,可以使 BMW F90 的功率提升至 690 HP / 627 lb-ft。
在綠色地獄創造了最速紀錄,這部 AC Schnitzer F90 M5 締造了紐博格林單圈時間7:29.50,比起原廠的紀錄足足快了9秒鐘。
其他性能升級包括特製的排氣系以及 KW V4避震系統(搭配 AC Schnitzer 彈簧套件)。
目前已釋出相關改裝品,有興趣的車友歡迎向本公司諮詢!
BMW 推出 M850i xDrive Sunset Orange,在傾盡全力所開發的性能車款中,大膽且創新的設計中更顯得獨特。
而下列這些新的照片由官方釋出,讓我們能從更多種角度了解這輛美駒。
這些照片在 Estoril race track、Sintra、Cascais 周邊拍攝,獨特的地理環境使這些照片更有意境。
已知推出了 8er 840d、M850i 這兩款,M850i 使用 4.4L 雙渦輪 V8 引擎,該引擎能榨出 523hp、553lb-ft。配合8速變速箱,調整 xDrive 全輪驅動的供電系統。
根據 BMW 所釋出的數據,M850i 可以在3.6秒完成100km的加速,與 Aston Martin DB11 V8 的 3.7 秒、Mercedes-AMG GT S 的 3.5秒、Bentley Continental GT 的 3.3 秒相比起來,是不錯的成績。
M850i xDrive 的設計理念是將新款GT打造成M型車款,BMW 8er 前橋採用主動轉向系統,而M性能懸架系統為選配套件,該系統具有後輪驅動的特性。
由照片可以看出,8er在產品定位中為賽事性能款,並為 M8 留了更多想像的空間,頂尖的工業技術以及設計理念是所有產品中最高端的,也能夠依照車主需求進行高度調整以及設定。
這款美駒預計2018年11月上市,而美國市場則是2018年12月8日推出M850i xDrive。
2019年的M850i xDrive Coupe起價為111,900美金,另外需加995美金的處理費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