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要為自家的E46 M3 底盤來做最後的升級 - 避震器 ▲首先在改裝E46 M3的避震器之前,我們原先是使用M3 CSL整套原廠避震器,在使用三萬公里 之後所得到的心得是,對於駕駛者來說支稱性相當強且乘客不失舒適性的乘坐感,屌打一堆市 售套裝型避震品牌,唯一的缺點大概就只是入手價格不親民,但對於口袋有點深度的車主來說 ,原廠的耐用度也是最好的。 既然我們這麼推,也使用了一段時間了,為什麼需要改裝避震器? 因為我們下一步的計畫就是改裝桶型賽車座椅,若沒有辦法自定義調整車高,改裝桶椅之後 車身的配重就會失衡,從外觀來看就是前低後高的狀態,也因此我們必須選一套適合街道以 及偶爾熱血的避震器。 我們先考量到的是E46車系最為人詬病的後工字樑接點容易裂的通病,如下圖,這整個後擔 鈑金都是比較薄的。 ▲對於比較熱血的玩家而言無疑就是一種風險,劣化時大多會造成異音,底盤定位偏移 唯一的途徑就是強化,網路上有許多E46 Subframe Reinforcement 套件,我們選的是 瑞典廠商MILLWAY所開發的Reinforcing Plates套件。 這整個強化過程極為複雜而且需要有經驗的專業廠商進行燒銲、打磨、防鏽、美化,需時 2-3天,而我們就省略這些血淋淋的照片,直接給大家看一下最後的成果。 ▲施工的部分我們是交給好朋友,新店區 騰澤汽車小高來為我們操刀 (掌聲鼓勵) 再來就進入到選擇困難的時候了,市售這麼多品牌,我們如何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產品, 首先,我們大多數的時間是收藏擺放,其次是改裝桶型座椅需要自定義車高,最後是街道使用 。OK...其實蠻多產品符合要求,但我們還有一個需要就是能夠調整前外傾角(Camber)的產 品,大多數的可調上座Adjustable Camber plates都容易有異音,因此範圍就再縮短許多 ,僅剩下KW Suspension的產品,由高強度鋁合金與頂級球面軸承所構成,在我們自家 M2 Competition使用過KW Clubsport 3-Way的經驗,是沒有異音的,但很可惜的 給E46 M3只有2-Way可調設定,壓縮阻尼少了低速回彈就更無法細膩的調整熱血時的用途。 因此我們剩下唯一的選擇,KWSuspension 旗下ST XTA Plus-3 登場... ▲擁有三向可調的功能,少了大哥Clusport 3-Way的油氣瓶,因此售價相對來說是非常誘人的 ST旗下有許多等級的產品,我們選擇是一次攻頂的ST XTA Plus-3,能調整的項目為回彈 阻尼16段、壓縮阻尼分為高速回彈24段、低速回彈24段,出廠時就裝設好的可調上座,真是 誠意滿滿阿。 另外,XTA Plus-3還可以讓玩家為彈簧選色,在18種顏色中我們選擇紅色 底盤的安裝,我們交給好朋友,泰山區 The Reset Auto底盤調教 ▲不免俗的來一個擺攤姿勢先給大家流個口水先... ▲前桶身使用的是競技型直捲彈簧,後桶身則採用大捲式的彈簧兼顧舒適性。 ▲XTA Plus-3採用的是KW自豪的高強度鋁合金與頂級球面軸承 ▲近期沒有熱血的需求,因此Camber維持原廠設定。 ▲安裝工時包含四輪定位大約是在4個小時左右完成。 我們先行使用原廠的街道建議值來測試路感,街道設定居然讓我們有種跟CSL原廠避震器極為 相同的路感,在此要補充一點,M3 CSL相較於市售的M3減重達100kg之多,所以一般的M3裝 了CSL的避震器組,是偏向舒適的,而在CSL車上所得到的路感則是非常不同的強度,硬但不 彈跳,在一般的M3上,連續顛破的路面就會產生彈跳的路感。 ▲也因此,針對台灣多樣化的路面環境,壓縮阻尼可調整的功能就可以更細膩的達到自我需求 ▲車高的部分也是可以自定義調整的,我們的設定是前2指後1.5指 輪框的部分當前是使用德國KW集團旗下的BBS CH-R ▲BBS德國製的旋壓材質的輪框,個人覺得這款Old Fashioned老式經典非常適合E46 M3 ▲姑且不論重量,百看不膩的造型很適合當代車款。 ▲E46 M3至今仍被車評評論為均衡度最好的車款,是老編年輕時的夢想。 ▲中年入手夢想車,一步一步的打造屬於自己的風格的M3真是相當費心的事XD 整體來說是相當滿意的,日後若有山路或是賽道活動,再來做專有設定。 感謝KW Suspension Taiwan 給予許多支援與回饋,全系列KW & ST避震系統提供兩年 保固,總部更設有原廠維修中心,給玩家們滿滿的信心。
對於E46 M3的改裝與維護,我們有豐富的經驗,也歡迎有相關需求的車主與我們洽詢!
在汽車的歷史中,有幾輛車款的出現進而改變了市場趨勢。大多數是由小巧且是當時社會容易獲得的,例如著名的 Volkswagen Beetle 就是其中之一,另一輛則是今天的主角-MINI。
主要是解決當下所產生的交通阻塞、燃油配給的問題。完成這項傑作的設計者-Sir Alec Issigonis。在這部 Video 當中,MINI 使用故事書的方式來敘述這些歷史過程。利用光影特效產生細緻的動作,透過精心製作的小巧故事,向 MINI 的創造者 Sir Alec Issigonis 致敬。
MINI 透過極具前瞻性的構思、創新,強化車與人之間的聯繫,並且凸顯了當想法成為創意,創意實現成為現實,這些過程都是最難能可貴的。
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這部令人印象深刻的 Video 吧!
3D Design 近期發表了 BMW G20 短彈簧改裝套件研發完畢,並且開放客戶下訂。而 BMW Z4 G29 外觀套件也加速更新,可說是動作頻頻!
在其他車款上提供 Carbon / Urethane 兩種材質的空力改裝部品,其中以前後下擾流釋出的數量最為龐大,提供給車主更多的改裝選擇。
內裝則是新增方向盤本體、 Carbon 方向盤飾蓋以及碳纖維換檔撥片。這次 3D Design 釋出的方向盤本體保留了 BMW 原廠所使用的安全氣囊,不用擔心因為改裝後所造成的故障碼。
根據 3D Design 官方提供的消息,TOYOTA A90 SUPRA 相關空力套件正在設計部門研發中,想必過一段時間就會釋出更多的研發消息。
作為世界三大車展之一的東京車展開幕,令人引頸期盼的莫過於處處充滿驚奇的稀有車款、經改造後外觀極具特色的車款都是未來汽車改裝指標之一。
今年最熱門的 Toyota Supras 具有極大的改裝潛力,在這場國際車展中出現許多針對 Toyota Supras 的改裝品項,意味著這輛肌肉車在未來車市擁有一定的熱門度。
3D Design、BBS、YOKOHAMA、RAYS、TSW、CPM…等大廠在這場車展上展示許多新穎的改裝套件,令人期待未來改裝市場將擁有更多樣更全面的改裝套件!
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這些亮眼的汽車吧!
LEGO 團隊總是屢屢創造創意,去年驚艷車界的 1 : 1 Lego Bugatti Chiron ,完成度以及細節都仔細的刻畫。
而 LEGO 在官網上推出了一項獨特的項目,可以為將來的 LEGO 模型提出建議、想法。本次的主角 BMW M1 就是其中之一。
來自國外的一位 BMW 超級車迷 - TOMOELL ,他花了一點時間構思 BMW M1, 發佈了兩款不同外觀的 M1 ,一種是由1,059件樂高所組成的賽事外觀 BMW M1 ;而另一種需要986件。這兩款車門都可以開關,引擎蓋以及方向盤都是能夠作動的。
達成這項計畫需要獲得 10,000 人的肯定,目前支持者已經達到 5,700 人,已經越過了一半的門檻,按照 LEGO 的標準,座椅、廠徽、底盤零件想必也會完美復刻。
讓我們一同期待 LEGO BMW M1 的誕生吧!
在中國爆發新型冠狀病毒後,由於牽涉的區域過於廣大,BMW 將假期延至2020年2月9日,是否會再次延長則需要觀察未來幾天的病況發展。
設立於瀋陽的三座 BMW 工廠約有 18,000 名員工,但為了避免使病毒擴散,僅能使用此措施來防範更多的損失。而這項措施也讓生產力下降,延遲交車已經是無法避免的情況。
除了 BMW 以外,大眾汽車也與之跟隨。目前能夠確認的是全球汽車供應鏈已受到衝擊,不僅於在亞洲區域,世界各地皆已經受到影響。
Harman / Kardon 是美國一家專門製造家用音響以及車用音響的製造商,而 BMW 車用音響設備皆是由該公司所製造。 Harman 身為該行業中規模最大的公司,旗下有著 Harman / Kardon 、 JBL 、 Mark Levinson 以及 Bang&Olufsen 等品牌。
近期 Harman 宣布研發一項遠端系統,可以透過遠端升級車上的音響系統。 Harman 希望汽車製造商在一開始就將 Harman / Kardon 列入基本配備,後續若要升級也不必再另外支出硬體費用,僅需線上升級更新軟體件後即可擁有更好更愉悅的音樂饗宴。
若需要進行上述計畫, Harman 與汽車製造商需要達到共識,並且將這些設備納入汽車規劃內,這將成為兩者後續需要共同面對的另一項挑戰。
這項計畫凸顯了另一項疑問, Harman / Kardon 與 Bang&Olufsen 音響系統各自擁有不同的外觀,雖然音效可以達到有效率的強化,但外觀卻無法立即更新。
依照 Harman 在音響行業的專業技術,相信研發此軟體也相當熟稔。硬體設備會牽涉到製造商、消費者,這部分還需要進行多方溝通、理解並制定一套新穎的規劃,就讓我們好好期待即將邁入下一個科技世代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