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test News 最新消息

油電並行!BMW 執行長 Oliver Zipse 表示不會停止研發內燃機動力。

BMW 在近期公布純電休旅 iX 動力規格、並首度揭露 i4 的外觀照,展現品牌旗下電動車款的未來佈局。國外媒體 CNBC 近期在訪問 BMW 執行長 Oliver Zipse 時指出,BMW 會致力發展 BMW i 等電動車產品,但不像 Audi 或 Mercedes-Benz 在未來可能停止研發燃油車動力,BMW 考量到許多市場對燃油車仍有高度需求,因此未來不會停止推出新的燃油動力與車款。  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97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剛發表不久的純電轎跑 i4。[/caption]

BMW i4 電動跑房車正式登場!

BMW 近期動作頻頻,除了發表多款新車之外,也開始積極佈局電動車版圖,繼公布 iX3、iX 等純電車款之後,這次再度揭露了純電四門房車 i4 ,i4 預定將在 2021 年底前正式販售。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94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為降低風阻,採外掀式門把,而非一般電動車所使用的隱藏式設計。[/caption] 外觀設計 BMW i4 外型擁有品牌一貫的 Gran Coupé 車型的優雅設計,捨棄傳統燃油引擎,但原廠強調 i4 仍保有 BMW 一貫的駕駛體驗。動力部分,BMW i4 採用的電動馬達、電力電子設備、充電裝置和高壓電換上第五代 BMW eDrive 電力驅動技術,最大輸出功率可達到 390 kW / 530 hp,0-100km/h 僅需 4 秒,水準與 BMW V8 引擎車款相當。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96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車尾搭載 L 型 3D 立體 LED 尾燈。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95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車頭採電動車專屬封閉式水箱護罩,罩內則整合星穹銅色網點點綴、BMW i 字樣等視覺,其內也含有 ADAS 所需的雷達等偵測系統。[/caption] 電池部分,全新第五代 BMW eDrive 採用最新電池技術,專為 BMW i4 所開發的高壓電池採極扁平設計並優化能量密度,使得電池重量僅有 550kg,能量密度約 80kWh,WLTP 模式下續航里程為 590 公里,、美國 EPA 則有達到 482 公里的里程表現,相當不錯。 由於 i4 將在德國 Dingolfing 工廠生產,汎德透露最快有望在 2022 年第一季在台上市。 目前原廠公布的資訊還不夠多,但接下來原廠會持續公布更多訊息,請大家拭目以待~~  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HF3RHQCqsA

新一代 M2 偽裝車於瑞典測試中抓包!

M2 自 2016年推出以來,在全球各地受到極大歡迎,也成為 BMW M Power 最暢銷的當家跑車,不過 F87 世代產品週期也邁入第五年了,近日國外媒體就在歐洲汽車行業流行的冬季測試站點,瑞典阿爾耶普盧格市,捕獲新一代 M2 偽裝車的身影,新款 M2 預計也將換上與M3 & M4 相同的代號 S58 引擎。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83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830"] 從車型假想圖來看,新 M2 並沒有像 M3 & M4 那樣誇張的巨型雙腎水箱罩設計,不過左右側更大的進氣口外型看起來更加霸氣。[/caption]  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82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900"] 新 M2 除了維持後輪驅動設定,也不排除推出 xDrive 四輪傳動版。[/caption]  

稀有手排 F22 220i M Sport 動力升級!

這台稀有的 F22 220i M Sport 手排,車主想讓這台車擁有更強大的動力,接下來就是升級的步驟~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70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台灣為數不多的手排 220i M Sport,真香啊~~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66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更換美國 VRSF 直通 Down Pipe,增加排氣流速,降低排溫。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67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即將安裝上車~~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75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VRSF 直通 Down Pipe 安裝完成!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68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台灣 FTP Motorsport 出品渦輪管。[/caption]  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69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FTP Motorsport 擅長 BMW 渦輪引擎強化進氣調教,管身採用 6061 鋁合金材質製成,產品擁有高韌性、散熱快等優點,也可對應改寫程式後較高的增壓值。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73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再來就是升級 BM3 Stage 2 for B48 晶片程式,激發出更佳的車輛動力輸出![/caption]

Safety First!BMW 發表一系列 MotoGP 新賽季 Safety Cars!

即將開始新賽季的 MotoGP 近日也對外公布新賽季 Safety Car 的陣容編成,這次同樣由 BMW 提供端多款 M 款性能車外,今年連 Safety Bike 也首度出現 M 版。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62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830"] 為更貼近車手,在賽前還會有 Safety Bike 進行巡場,了解賽道溫度及抓地力等。以往這項任務都由BMW的 S1000 RR 擔任,而今年陣容升級,也間接宣告 M 部門正式跨足兩輪界。這台由 M GmbH 部門調校的 M 1000 RR 有高達 212HP 最大馬力,峰值扭力達到113Nm,比先前市售版的 S1000 RR 都還大。BMW 現正也積極研發其他兩輪 M 車款,新的 Moto GP  亦是宣傳的大好機會。[/caption]  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57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搭配 Sao Paulo Yellow 車色的 M4 Safety Car,視覺上格外搶眼。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59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剛發表不久的最強四門房車 M5 CS 一樣沒有缺席~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55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消光灰色的G80 M3,看來今年Safety Car 的配色都相當大膽。[/caption] BMW 表示,Moto GP Safety Car 改裝幅度比想像中小,因為它們幾乎把車牌拔掉就可以直接下賽道,僅需加裝一些配備如 LED 警示燈、快拆式引擎蓋就可以直接上場服役。   講到這裡,已經迫不及待看到它們奔馳在賽場上的英姿了~~

KW V3 for BMW G21 實車安裝紀實!

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31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帥哥等待已久的 KW V3 for G20 / G21 終於來了![/caption]

這次車主選擇安裝 KW V3 避震系統,這套避震系統強調更靈活的操控性能、提升駕駛安全係數、轉向功能強化、駕駛舒適性。不僅讓駕駛在熱血操駕上能完全掌控車輛靈活動能,另外在日常生活駕駛提供更加的舒適性。

即使行駛在凹凸不平的路面,這套懸吊系統可減少因路面不平而造成的震動,並提供更優異的路感回饋給駕駛。

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32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裝新避震器前不免俗的要來張開箱照,蘇湖 ~_~[/caption]  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33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為避免長期使用產生氧化反應,KW 避震系統桶身外殼採「Inox line」科技,100% 耐腐蝕不鏽鋼,加上採用專利耐髒污的梯形螺紋與聚酰胺複合材質環,並使用不銹鋼螺牙,即使有灰塵 & 煞車粉塵或砂粒跑進去,該聚酰胺複合材質環也不會受到損壞,也提高了 KW 避震系統的耐用度。[/caption]  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29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KW V3 避震器 16 段回彈阻尼調整滾輪位於避震器頂端,在避震器下方的專利旋扭則是調整 12 段的低速壓縮阻尼。[/caption] 駕駛人若想個別調整壓縮阻尼與回彈阻尼,不需使用任何的工具,只需透過位於避震器的專利旋鈕進行調整,KW V3 提供多達 16 段回彈阻尼與 12 段壓縮阻尼的調整,其中 16 段回彈阻尼調整滾輪位於避震器頂端,當增加回彈阻尼,將減少車身多餘晃動,進而提升操控表現,降低回彈阻尼則是提升駕駛舒適性。 位於避震器下方的專利旋鈕則可調整 12 段的低速壓縮阻尼,調整車身側傾程度,且無需更改彈簧磅數,當提高壓縮阻尼可以減少車輛操駕時的側傾幅度。高速壓縮阻尼部分,KW 則固定在最佳預設值,任何車身高度、操駕方式,都能提供充足的吸震效果。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36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這次也委託群昇輪胎鄭師傅安裝,經過經驗老道鄭師傅的細心調教,每台車皆帶給駕駛絕佳的駕馭體驗~~[/caption]  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37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安裝前避震。[/caption]  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38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後避震器安裝。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47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前方避震安裝完成。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39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後方避震安裝完成。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46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安裝完成再將輪胎定位至最佳狀態,把這套避震系統性能發揮得淋漓盡致。[/caption]   [caption id="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小編覺得 BBS LM 搭配 G21 真的很適合~[/caption]  
[caption id="attachment_3545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等測試沒問題之後,就可以開心上路當帥哥囉!~~[/caption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