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要為自家的E46 M3 底盤來做最後的升級 - 避震器 ▲首先在改裝E46 M3的避震器之前,我們原先是使用M3 CSL整套原廠避震器,在使用三萬公里 之後所得到的心得是,對於駕駛者來說支稱性相當強且乘客不失舒適性的乘坐感,屌打一堆市 售套裝型避震品牌,唯一的缺點大概就只是入手價格不親民,但對於口袋有點深度的車主來說 ,原廠的耐用度也是最好的。 既然我們這麼推,也使用了一段時間了,為什麼需要改裝避震器? 因為我們下一步的計畫就是改裝桶型賽車座椅,若沒有辦法自定義調整車高,改裝桶椅之後 車身的配重就會失衡,從外觀來看就是前低後高的狀態,也因此我們必須選一套適合街道以 及偶爾熱血的避震器。 我們先考量到的是E46車系最為人詬病的後工字樑接點容易裂的通病,如下圖,這整個後擔 鈑金都是比較薄的。 ▲對於比較熱血的玩家而言無疑就是一種風險,劣化時大多會造成異音,底盤定位偏移 唯一的途徑就是強化,網路上有許多E46 Subframe Reinforcement 套件,我們選的是 瑞典廠商MILLWAY所開發的Reinforcing Plates套件。 這整個強化過程極為複雜而且需要有經驗的專業廠商進行燒銲、打磨、防鏽、美化,需時 2-3天,而我們就省略這些血淋淋的照片,直接給大家看一下最後的成果。 ▲施工的部分我們是交給好朋友,新店區 騰澤汽車小高來為我們操刀 (掌聲鼓勵) 再來就進入到選擇困難的時候了,市售這麼多品牌,我們如何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產品, 首先,我們大多數的時間是收藏擺放,其次是改裝桶型座椅需要自定義車高,最後是街道使用 。OK...其實蠻多產品符合要求,但我們還有一個需要就是能夠調整前外傾角(Camber)的產 品,大多數的可調上座Adjustable Camber plates都容易有異音,因此範圍就再縮短許多 ,僅剩下KW Suspension的產品,由高強度鋁合金與頂級球面軸承所構成,在我們自家 M2 Competition使用過KW Clubsport 3-Way的經驗,是沒有異音的,但很可惜的 給E46 M3只有2-Way可調設定,壓縮阻尼少了低速回彈就更無法細膩的調整熱血時的用途。 因此我們剩下唯一的選擇,KWSuspension 旗下ST XTA Plus-3 登場... ▲擁有三向可調的功能,少了大哥Clusport 3-Way的油氣瓶,因此售價相對來說是非常誘人的 ST旗下有許多等級的產品,我們選擇是一次攻頂的ST XTA Plus-3,能調整的項目為回彈 阻尼16段、壓縮阻尼分為高速回彈24段、低速回彈24段,出廠時就裝設好的可調上座,真是 誠意滿滿阿。 另外,XTA Plus-3還可以讓玩家為彈簧選色,在18種顏色中我們選擇紅色 底盤的安裝,我們交給好朋友,泰山區 The Reset Auto底盤調教 ▲不免俗的來一個擺攤姿勢先給大家流個口水先... ▲前桶身使用的是競技型直捲彈簧,後桶身則採用大捲式的彈簧兼顧舒適性。 ▲XTA Plus-3採用的是KW自豪的高強度鋁合金與頂級球面軸承 ▲近期沒有熱血的需求,因此Camber維持原廠設定。 ▲安裝工時包含四輪定位大約是在4個小時左右完成。 我們先行使用原廠的街道建議值來測試路感,街道設定居然讓我們有種跟CSL原廠避震器極為 相同的路感,在此要補充一點,M3 CSL相較於市售的M3減重達100kg之多,所以一般的M3裝 了CSL的避震器組,是偏向舒適的,而在CSL車上所得到的路感則是非常不同的強度,硬但不 彈跳,在一般的M3上,連續顛破的路面就會產生彈跳的路感。 ▲也因此,針對台灣多樣化的路面環境,壓縮阻尼可調整的功能就可以更細膩的達到自我需求 ▲車高的部分也是可以自定義調整的,我們的設定是前2指後1.5指 輪框的部分當前是使用德國KW集團旗下的BBS CH-R ▲BBS德國製的旋壓材質的輪框,個人覺得這款Old Fashioned老式經典非常適合E46 M3 ▲姑且不論重量,百看不膩的造型很適合當代車款。 ▲E46 M3至今仍被車評評論為均衡度最好的車款,是老編年輕時的夢想。 ▲中年入手夢想車,一步一步的打造屬於自己的風格的M3真是相當費心的事XD 整體來說是相當滿意的,日後若有山路或是賽道活動,再來做專有設定。 感謝KW Suspension Taiwan 給予許多支援與回饋,全系列KW & ST避震系統提供兩年 保固,總部更設有原廠維修中心,給玩家們滿滿的信心。
對於E46 M3的改裝與維護,我們有豐富的經驗,也歡迎有相關需求的車主與我們洽詢!
LCI 為 Life Cycle Impulse 之簡寫,通常會做小幅度的改進與修正,講白了就是小改款車型的縮寫,依照往例 BMW 都會為小改款車型的後尾燈樣式做修改,這樣大家就能一眼分辨它是小改款前 / 後的車型。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51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今日本文主角,F82 M4,車色為耀眼的 Sunset Orange Metallic,相信安裝 LCI 車型尾燈後配上這顏色,視覺效果肯定精神許多!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52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小改前車型須加裝線組及電腦編程,至於尾燈是原廠零件,因此完美接合是沒問題的!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53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將 LCI 後尾燈安裝後,再進行電腦編程就完成囉!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58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LED 尾燈線條搭配火紅的 M4 車尾增添更多流線造型!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55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有別於仿間燻黑尾燈,黑色部分由灰色外觀鏡片來凸顯。另外原廠 Black Line 尾燈使用現代 LED 技術不使用彩色發光二極管,就算是燻黑燈殼之下也不犧牲亮度,進而影響行車安全! 安裝後小編移車至附近空地,在當時太陽非常大的情況下,尾燈開啟時亮度絲豪未受影響![/caption]
近日外媒首度捕獲代號 G60 的大改款 5 Series 偽裝車,據傳新世代 5 Series 將提供汽油、柴油、PHEV、及首次加入的純電動力,純電版將可能命名為 i5、有望搭載 70kWh 與 100kWh 電池組,續航能力預計超過 400 公里,並且有望像 i4 M50 一樣推出 M 性能電動版,設定對手為 Tesla Model S、Mercedes-Benz EQE、以及Audi A6 e-Tron。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44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包覆得密不通風偽裝車上,可看出將有更修長的身型、更短的前懸吊,依舊維持長車頭的車型比例。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43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車尾視角,可看出尾部有可能採用貫穿式的 LED 尾燈,後保桿線條也較現行款更為簡約。有別於 7 Series 較平直的車尾行李廂蓋,新一代 5 Series 後車廂門,呈現延續後檔的斜背,搭配較現行 G30 更為短促的車尾與鴨尾設計,呈現更動感的跑格。[/caption] 新世代 5 Series 預計最快 2023 年或 2024 年推出。
G42 2 Series Coupe 才剛在上週發表,當家性能車型 M2 馬上就有風聲傳來!近日 Instagram 上就流傳著疑似 G87 世代 M2 前保桿式樣照片。但是新世代 M2 真的會長這樣嗎?雖然非官方正式消息,但這隻帳號先前也流傳過 G8X M3 / M4 保桿,所以仍有幾分可信度!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37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750"] 假想圖可推測新 M2 保桿設計一改過去圓潤造型,改採用較為剛硬方正的車頭設計,此設計被認為應是源自 BMW M Motorsport 賽車那誇張地進氣、冷卻口樣式。[/caption] 目前 BMW 並未透露太多 G87 M2 的正式消息,只知道他將擁有 450 匹馬力和超過 55.3 公斤米的扭力輸出,可能採單一後驅設定且有提供手排變速箱選項。預計於 2022年發表,最快將於 2022 年底開始生產,因此最快看到新世代 M2 也是 2023 年的事了。
號稱史上最速房車 F90 M5 CS,相信許多人第一眼看到它就被那惡狠狠的外型震懾住!可惜的是,據傳這台超級房車不在總代理的導入計畫之中,因此要在台灣街頭與它巧遇應該難上加難~~~ 為了彌補車迷們心中的小小缺憾,我們開始供應 M5 CS 車身配件,讓標準版 M5 也可擁有與 M5 CS 同樣侵略度爆表的模樣!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22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內裝首先映入眼簾的絕對是那四張超顯眼的 M Carbon 簍空桶形座椅,源自賽車靈感的內裝氛圍,讓人一上車就激發潛藏已久的腎上腺素!除了視覺美觀以外,更有助於減輕車身重量,提供駕駛在激烈操駕時更牢固的側向支撐與包覆。另外 M Carbon 座椅也注重日常實用性,可電動調整高度、傾斜度、座墊伸縮與靠背角度,而靠背寬度則可氣動調整加強包覆性,同時還具配備加熱功能以及駕駛座記憶功能。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21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頭枕還繡有‘’綠色地獄‘’稱號的紐柏林賽道圖案,宣示它是經過紐柏林淬煉出的完美結晶!緊繃的碳纖維桶椅現在也可透過我們,安裝在標準版 M5 車型上!~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27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專屬的麂皮方向盤,握感極佳!而十二點鐘方向帶有紅色標記象徵CS獨有的賽車風格。換檔撥片由碳纖維製成,方向盤輻條採用黑鉻裝飾。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20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M5 CS 在外觀部分,最吸睛的應該是車頭開洞式引擎蓋,且它是採碳纖維增強塑料(CFRP)製成,使得整體車重減輕不少。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31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同樣是採碳纖維增強塑料(CFRP)製成的後下導流,粗曠外型看過去真是像極了戰鬥機!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的後下導流,一樣可以透過我們安裝在標準版 M5 上![/caption] 雖然擁有 M5 CS 的代價極高,但透過我們,可以將您的 M5 跟 M5 CS 一樣帥!趕緊手刀來洽詢~~~
BMW 於今日 (7/7) 正式在 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 速度嘉年華正式發表代號 G42 的全新 2 Series Coupe,車輛製造地點為墨西哥 San Luis Potosí 工廠,國內市場則是預計明年上半年與大家見面!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06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M 240i 車頭兩側的進氣口採倒三角設計,另外還配上 M 專屬後視鏡造型。[/caption] 外型方面,G42 2 Series Coupe 擁有長車頭、短車尾的轎跑車設定,車頭仍採用扁平水箱罩造型,細節上可發現多處致敬經典的 02 車型,原有 LED 頭燈可另外選配 BMW Selective Beam 主動照明頭燈,另外主動式水箱護罩格柵可自動調整,作動時可以增加或減少冷卻空氣導入引擎室內。氣壩、導流孔都經過更優異的空體力學設計,使得車頭高速行駛時較前代車型減少 50% 的浮力。車側配置平整式門把手,足踏 17~19 吋鋁合金輪圈,車尾則採用與現行車款相似的設計,牌照位置依然保留在尾廂蓋上,但整體車尾造型變得更飽滿,高階的 M 240i xDrive 車型也透過新式 LED 尾燈組、雙邊圓形尾管與 M 款空力套件以強調濃烈運動感。車身尺碼部分,比前一代車長多了105mm;車寬多了64mm;車身降低了28mm,軸距則是增加 51mm 來到 2,741mm。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08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內裝鋪陳也採用家族式新設計,換上更科技化的 12.3 吋全數位液晶儀表,搭載 iDrive 7.0 系統,全車室三區恆溫空調、隔音擋風玻璃、運動化座椅跟運動化真皮方向盤等都列為標配,也可以透過選配升級M化真皮方向盤和一體成型的M化運動賽車椅。另外 M240i 在中控台附近有著緩衝護膝的特殊功能,可帶給激烈駕駛更多保護作用。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113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入門版 220i 採用上雙邊單出尾管設計。[/caption] 2 系列首波將推出,2.0 升四缸 220i;2.0 升四缸柴油 220d 跟 3.0 升六缸 M240i,前兩者搭載八速 Steptronic 變速箱,其中 M 240i 為八速 Steptronic Sport 變速箱,220i 有 184 匹馬力、30.6 公斤米扭力,時速 0-100 KM/h 約 7.5 秒;M240i 最大馬力來到 374 匹、51 公斤米扭力,0-100 KM/h 僅需 4.3 秒。
經過漫長的等待,這套香噴噴的 Vorsteiner 碳纖維尾翼 for 720S 終於飄洋過海來台灣!!車主也在第一時間得知到貨消息手刀來店內進行安裝。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069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到貨的第一件事,不免俗地拿出來拍照~~這套碳纖維尾翼造價高昂,移動它要非常小心啊!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070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Vorsteiner 字標位在尾翼正中央。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067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碳纖維上光滑的精油曾看起來真療癒!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075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尾翼底部結構一覽,將原廠尾翼卸除後無需再修改即可完整移植車上。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073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驗明正身的標籤在此~~~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084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接下來就輪到本文主角出現啦!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080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看似容易的安裝工程事實上非常複雜,原廠尾翼上的第三煞車燈也得一併卸下安裝至 Vorsteiner 碳纖維尾翼上,拆除與安裝都得小心謹慎以免燈殼破裂!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078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尾翼卸下來的模樣。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087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經過一番功夫,終於安裝完成,來看看完工照吧![/caption] [caption id="attachment_4081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640"] Vorsteiner 碳纖維尾翼,再搭配原本車身擁有的碳纖維部件,相當具有一致性!難怪大家都說超級跑車是個會移動的藝術品,真的太美啦~~~~[/caption] 被 Vorsteiner 碳纖維尾翼毒到的捧油們,歡迎來洽詢!